当前位置:
  • 工作动态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传“理”响,显担当 “红烛思政”公开课第一课有点“燃”,10万人在线“旁听”
  • 来源: 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时间:2022-09-07 10:55:43
  • 阅读:
  • 9月2日,宁波市军休老年大学“红烛思政”公开课开讲第一课,并通过宁波晚报甬上app客户端独家直播,10万人次在线收看直播和回放。

    “做一个被需要的人!”讲台上,忍住病痛,甘肃省公安厅原副督察长、纪委现役专职副书记(正师职),宁波市军休一中心军休干部胡豫一口气讲满90分钟。

    讲台下,来上课的军休干部中,有不少已经头发花白,有的年过八旬,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腰杆笔挺”地听完整堂课,还不时记笔记。

    “红烛思政”名师之一,胡豫开讲第一课

    台下军休干部听得认真

    “做一个被需要的人”,只是胡豫讲课内容中的一小句,却一下“戳中”了大家的心:尽管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尽管年岁已高,但“不脱离社会”“被需要“的心从未改变。

    正如军休干部李灼村在听完胡豫的讲课后留言:“我们军人退休后应永葆军人本色,像红烛一样永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要在自身条件允许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红烛思政”名师上台接受证书

    这也是宁波市军休老年大学全力打造具有宁波标识的“红烛思政“军休特色教育品牌、组建“红烛思政”名师“天团”的目的之一:充分发挥军休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优势和特长,不仅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更弘扬“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作为一个具有“军”字特色的教育品牌,“红烛思政”不仅拥有一支由军休干部组成的教师队伍,更不忘在日常教研中充分发挥军人“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特质。记者从“红烛思政”教研组了解到,每一堂公开课的内容,都是教研组所有成员共同商讨的成果。

    “无论是课时的结构,观点的诠释,典型例子的运用,内容的系统性……足见研究硕果和功力,也不难想象为此付出的辛劳与治学的认真与严谨。”这是课后,军休干部杨占桐给胡豫的留言,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整个“红烛思政”名师“天团”的肯定。

    军休干部们纷纷留下寄语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如何开设、讲好思政课,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尝试。“红烛思政”军休特色教育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改变传统思政课简单政治宣传的模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大思政课”的格局雕琢“红烛思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