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作动态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2021年度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圆满完成
  • 来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时间:2022-01-05 16:55:41
  • 阅读:
  • 2021年宁波市共接收安置团职以下转业军官280人、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47人、军休干部90人、随调家属1人,安置工作成色更足。正团职、副团职、营以下转业军官和退役士兵等安置对象分别给市、区(县)两级政府集体赠送锦旗5面、联名感谢信1封,个人锦旗2面、感谢信几十封,驻地军、师两级部队给市政府赠送锦旗2面,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做出批示。

    副团职转业军官感谢信

    “落实政策解难题、真情服务暖人心”。2021年我市接收转业军官数量全省第一,工作中把安置对象、接收单位、部队三方面满意作为工作目标,主动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统筹安排计划指标、量体裁衣推出岗位。

    组织转业军官前移培训

    在保证考试考核竞争择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市领导所在(兼职)单位和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带头接收转业军官、带头接收团职军官、带头接收重点对象;继续实施“直通车”安置办法;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继续对个别特殊、急需和紧缺专业、工作经历实行限报。

    编印接收单位情况介绍册

    正团职转业军官填报志愿后集体合影留念

    各区县(市)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安置计划,严格执行二次安置审核备案制度,规范落实分类安置、选岗排序办法和限报行政条件。

    正团职转业军官代表送锦旗

    副团职转业军官代表送铭牌

    营以下及技术转业军官代表送锦旗

    鄞州区转业军官代表给当地安置部门送锦旗

    “宁波市提供的安置岗位都不错,我们很满意,能作为宁波的转业军官很幸运。”今年转业军官代表将锦旗送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时说道。这是历史上首次各个职级转业军官集体采取这种方式表达对安置工作的肯定。目前,2021年度转业军官已陆续办理报到手续。

    “情系兵心尽显初心、抓促安置强筑长城”。在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做好线上线下教育引导工作。

    线下通过前移培训、座谈会等帮助退役士兵了解地方就业形势,解答咨询问题,因地制宜采取集中授课、研讨交流、观看红色电影等多元化形式,帮助退役士兵更好更快融入地方,实现角色转换。

    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退役士兵安置政策解读、工作动态、心得交流、风采展示等内容,做好退役士兵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并通过微信群解答安置对象疑惑,及时告知安置事项,实现常态化服务管理。

    “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各地积极引导退役士兵参与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充分发挥退役士兵敢于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退役士兵参与抗洪抢险

    退役士兵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烟花”台风期间,各地退役士兵自发前往一线参与抗洪抢险;疫情防控期间,退役士兵就近在社区、街道参与门岗执勤;日常生活中,主动加入我市“甬尚老兵”“铁血老兵”及其他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献血、英烈祭扫、红色主题教育、助老公益等志愿服务活动,展现退役士兵群体风采。

    精心组织公开选岗会,全程纪录、全程监督,在选岗完成后,部分地区分管领导亲自陪同退役士兵到接收单位报到,并向接收单位介绍相关安置政策,协调做好待遇保障落实工作。

    余姚市部分退役士兵给当地安置部门送锦旗

    “情系部队、服务军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军休服务保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规范推进军休干部文养、医养、康养等综合性服务管理工作,努力解决好医疗、住房、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前期,为解决某军休老干部在房产方面遇到的困难,多方采取措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尽心尽力帮助老干部渡过难关。老干部委托家属专程送上锦旗表达谢意。

    军休老干部送锦旗

    为推动移交任务,积极对接市医保中心,开通宁波市首例医保转移绿色通道,打破移交时限壁垒,全力协助部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军休人员即交即接即保障,年度共接收军休人员90名,较上年增长93%。

    部队组织送锦旗

    “做好退役军人工作,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退役军人的满意是对安置部门最好的褒奖,同时也给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一年,市、区(县)两级退役军人安置部门将健全工作机制、畅通安置渠道、优化岗位配给,进一步把退役军人安置好、培养好、使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