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镇海区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响应号召,通过“崇军在线”平台、浙政钉工作群等,发动广大留镇退役军人以及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留镇党员干部主动向社区报到,研究成立战“疫”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和退役军人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5000余名退役军人与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党员干部面对疫情管控的不断升级,他们第一时间接受任务,全力投入到抗疫一线的防控工作中。
连日来,临时党支部书记李启鑫一直承担着社区的秩序维护工作,为社区居民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增添了一份保障。不仅如此,他利用休息之余在网络上宣传解读疫情防控政策,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科学预防和应对疫情;及时报道抗疫一线真实情况,消除恐慌情绪,带头维护稳定,弘扬社会正气。
党员刘芳将社区居民带到监测点、协助做好身份信息录入、维持秩序,几天下来,周边40多幢居民楼及周边商铺、工地3000余人全部顺利完成核酸检测。
1000只N95医用防护口罩、2箱矿泉水、2箱方便面——正是社区当前防疫工作所需。除守护好社区“小门”,党员申东波希望可以通过这些物资帮助抗疫。
图为干部贾志环在小区门口核查健康码、测量体温。
镇海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戴剑彪、章小军火线支援蛟川街道一线。全局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均24小时待命,实行两班次轮值,24小时在岗值守。接到命令后,主动对接街道,安排人员到各小区点位协助核酸检测、“守小门”
“若有战,召必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突如其来,镇海区城管局军转干部出身的焦蒲峰没有二话,从凌晨的物资运输到白天的秩序维稳,中午匆匆扒一口饭又赶紧出发道路巡查。得知前方发生交通事故,堵住了应急通道,检测试剂等物资难以及时送达时,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扯开原就嘶哑的嗓子,挥舞早已酸胀的手臂,紧急疏散群众。每次谈及别人的辛苦,焦蒲峰滔滔不绝,说到自己就一笑而过,“若有战,召必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他铿锵回应。
慈溪退役军人余孟立正在镇海探访好友,也被滞留镇海。在看到因为疫情滞留在路上的大货车排了长队,司机们生活不便,自掏腰包联系附近的餐馆为这些困在路上的大货车送饭菜,送上爱心供给。400多辆大货车驾驶员收到好心人送来的热饭菜,吃上热气腾腾的盒饭让身在异地的大家倍感温暖和鼓舞。
他们加入核检登记、秩序维护、物资派送、社区门岗和巡街等行列中,顶着寒风,忍着疲倦,不断提醒、交流、引导,在现场解答群众问题,普及防疫政策,排查防控漏洞,提醒群众做好防控措施,助力一线抗疫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这只是退役军人志愿者抗疫的一个缩影。这样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将过去的荣光默默埋在心底,而在抗疫警报拉响的那一刻,应召出发,绝不回头。在抗疫一线,他们军人的底色,熠熠生辉。
从清晨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无论是退役军人还是退役军人工作者“冲锋”的身影随处可见。初冬的夜晚和清晨气温已经很低,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仍然默默坚守,怀抱着满腔的热情,让居民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在这场共克时艰的考验中,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者在一线奋勇争先、不惧风险、齐心抗疫,全面展现了他们共有的军人作风、战斗姿态和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