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位军休干部,平均年龄86周岁,身体底子差,消息不灵通,腿脚不方便,还有17户是独居状态 。如何照顾好这些老干部,在战“疫”中确保万无一失?
1月22日开始,宁波市军休二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一直都在紧张地战斗。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过年节奏。
年前,关于疫情的消息一个个传来,宁波市军休二中心的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下面的4家休养所,辖管的军休干部、遗属、在职员工、退休员工、出租户“五大人群”共605人,范围广,人员多,还都是属于易感人群的老年人,这场仗怎么打?
很快,一轮摸底统计,针对不同人群,针对薄弱环节,军休二中心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开始了严防死守。
疫情突然,很多老干部毫无防备。二中心集中力量紧急采购防护物资。网上求助,线下奔走,好不容易采购了1000个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也相应采购配备到位。院内居住的,所在休养所上门送,住外的,邮寄或者送到小区门口。
“我正愁着出去配药没口罩,到处也买不到,你们就送来了,真是及时雨啊,太感谢了。”朝晖休养所的老干部拿到口罩时感动地说。
小区封闭式管理后,17户独居老人无人照应怎么办?
工作人员穿梭在一家家超市,采购了水饺、面条、馒头等爱心速食,一家家及时送上门,而自己却忘记了吃饭。
徐戎休养所88岁高龄的王少华高兴地说:“我腿脚不好,感谢你们雪中送炭,让我特别温暖,你们在我就吃了‘定心丸’了。”
黄鹂休养所85岁高龄的谯伦吉晚上打来电话:“谢谢你们关心,我刚吃了你们送来的饺子,心里热乎乎的,你们考虑得十分周到细致啊!”
“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戴口罩……”考虑到老干部们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几个休养所不厌其烦加大了宣传。
在黄鹂休养所,除了一次次打电话通知,《温馨提示》、紧急通知、“十条禁令”、“八个一律”、“十二条措施”等一张张通知几乎贴满了宣传栏和各楼道,33套出租用房82名租户,都张贴了《告全体租户书》,还建起了“出租户微信群”,对租户返乡复工情况进行了解,实时跟踪。
碰到思想固执的老干部,工作人员更是苦口婆心,化身劝导员。
在高塘休养所,有一位老人的女儿是1月20日从湖北恩施返乡的,按照规定,全家需要居家隔离观察14天,但老干部一开始不能理解: “我女儿是从湖北回来的,可她没病!我们一家身体都好着呢!”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马上登门探访。
“我没有发烧,为什么也要隔离?”面对老人家的抵触情绪,大家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表明利害关系,并表示,会为他们提供隔离期间的一切生活便利,终于得到了老人家的理解,全家人最后非常配合地完成了14天的居家隔离观察。
不仅要加强防疫工作,很多老干部本身就有各种慢性病,身体状况需要时刻关注,求医配药也在所难免。因为疫情,家政人员不能及时到岗,子女复工后,老干部无人照顾,家里卫生无人打扫。新的问题仍会一个个出现,但军休二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在想办法一一解决。
“清晨5点起床,仿佛回到了军营的生活。再踏志愿征途,愿战‘疫’早胜!”这是军休二中心的军转干部武汝青同志在朋友圈发的文字。
“战‘疫’还在继续,为了确保所有军休干部一切安好,我们一刻都不能懈怠。”军休二中心负责人王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坚持到疫情结束的那天。